该选择何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作者:日期:2025-07-29点击: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产业兴旺、生产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为全国范围内乡村“三生”发展提供了系统性布局。乡村要发展,产业发展是第一位。如何在文化和旅游大融合大发展的背景下,结合乡村自身资源和特色优势,选择合适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兴旺发达,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成为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今天,《制度嵌入:民族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的演进逻辑》这篇文章,我们将会探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演进的动力及制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制度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演进中扮演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强调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偏远地区传统村落面临旅游发展水平不足等问题。如何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现实问题,成为当下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重点任务。
已经有学者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自身问题以及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等研究内容,但是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演进逻辑关注不足,制度嵌入对旅游发展模式的演进机理研究也相对较少。因此,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探究制度嵌入对民族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演进的作用机理,有利于深化旅游发展模式与制度变迁研究,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选择与更新提供参考。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是内外部动力协同作用的结果,驱动其演进的三大动力包括内生文化的催生、经济利益的博弈和制度脱嵌的诉求。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共生演化,前者通过科层制和项目制嵌入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后者主要通过制度赋权路径实现嵌入,制度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始终处于动态调适状态,制度创新重构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知识习得:乡村旅游发展的三大关键要素
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落实传统村落开发和保护的相关举措,这些制度性安排极大促进了传统村落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这种“政府引导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尤其适合偏远传统村落,为这些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动力。
制度嵌入是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演进的核心机制。正式制度(如政策法规)与非正式制度(如传统习俗)的相互关联与制约,共同推动了民族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如何促进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同演化,实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升级,或许是当下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的演进动力需要乡村内生文化支持,它贯穿于民族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演进的始终,保护乡村内生文化原真性,加强并保障乡村内生文化活力,确保乡村内生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协同创新升级。
2.研究创新与展望:从案例到理论的深化探索
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探讨了制度嵌入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演进的作用机理,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选择和更新提供了启发、不过,研究方法较单一,仅运用了案例分析法,缺乏量化研究方法的参与,深度访谈法等定性研究方法使用不足,对案例事件与理论分析也存在些许不足。
笔者以为,要厘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演进的作用机理,需要通过大量实地调研的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提炼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演进动力,建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演进的作用机理,再通过案例进行验证旅游发展模式演进机理的适用性。
因此,为提高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的理论价值,或许可以考虑选择3个旅游型传统村落,运用扎根理论、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探讨制度嵌入对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演进的作用机理。

3.研究启示: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不仅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未来研究应注重以下几点:
乡村发展既要引入外部资本,充分发挥其资本优势,又要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原真性,避免过度商业化对乡村文化造成冲击,阻滞乡村文化发展。
无论是引入外来资本,还是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地方政府应该持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充分调动乡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在引进外部资本的乡村,地方政府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为外部资本做好背书,为其提供相应的制度支持,助推资本与乡村社区更好协作,促进乡村选择合适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通过制度嵌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制度通过不断创新,赋能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实现制度创新与乡村文化传承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创新升级。在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深入探索如何推动制度创新,推动其与乡村文化传承实现融合性发展,以制度创新推动乡村文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核心动力。


研究问题的提出
研究发现

研究反思
-
政府引导的重要性
-
制度嵌入的关键作用
-
乡村内生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演进的核心动力
-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
未来研究的动向

-
注重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
发挥地方政府与社区的协同作用
-
推动制度创新与乡村文化传承融合发展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