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农联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产品展示

【四川乡情文化】达州通川:品鉴舌尖上的省级“非遗” 美食——碑庙米豆腐!


       川东大巴山横贯东西,嘉陵江、汉江南北分流,山水绮丽、人文厚重。巴人故里,通川属腹心区域。巴渠琼珠,秦川锁钥。深处巴山腹地的达州市通川区碑庙镇,被大自然浸润着每一寸土地,自然沁润万物生长,食料被巴人赋予深刻含义。 其中,大米与草木灰的交融,成就了令人食欲大动的大巴山省级“非遗”美食——碑庙米豆腐。

      大米一抹浆,软似凝脂鲜美溢。将沁润了草木灰的大米磨成绵密的米浆,待其煮沸水分蒸发之后,揉其软绵椭圆之型,放入沸腾热锅当中,大米便被赋予了新的生命。独特原料与非遗手工技艺的结合,造就了碑庙米豆腐鲜嫩爽口的特点,倍受食客的青睐。

        碑庙米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是流传于通川区碑庙镇及周边地区民间制作米豆腐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历史悠久、声名远扬,通过该技艺制作出来的米豆腐鲜香可口、风味独特,已成为当地群众心中割舍不断的情结。

     (一)历史溯源故事:相传汉代时期,米豆腐作为进贡朝廷的贡品,皇上食之后龙颜大悦,甚喜之,此消息很快传遍川渝地区。每逢佳节来临,碑庙镇家家户户的老百姓就会加工制作独具当地特色的碑庙米豆腐,作为招待亲朋好友的必备佳肴。米豆腐又被称为“米豆福”,意寓年年祈福,步步高升之意。碑庙米豆腐传统制作技艺要数石笋村更为地道,依托悠久的制作工艺历史,迎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契机,石笋村依靠“盘活资源、靠山吃山、多元化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村党委带领下,这项非遗传承技艺,成为了村子产业振兴的首抓产业。一头连着村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米豆腐成为了石笋村日益闪耀的金字招牌。

     (二)非遗技艺第1步:选料:将米和草木灰搅拌均匀第2步:淘米:把浸泡了一晚草木灰水后的米淘洗干净第3步:磨浆:把水和米按1:2的比例磨浆第4步:打熟芡成型第5步:米豆腐下铺一层稻草上锅蒸40分钟即可。

      (三)产业升级村党委整合资源,建设专业化米豆腐生产车间,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走上了产业发展的道路。一碗米豆腐,成为了石笋村增收致富道路上的法宝。车间生产工艺与传统制作工艺相同的是每一道工序都环环相扣,极为讲究。而不同的是,在把握米豆腐形态大小、使之均匀受热上色,车间制作更为精确与严格。放入蒸箱后,每一块米豆腐都以最标准的规格、最好的陈色静候着食客们的品鉴。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米豆腐车间每月平均产量2万多个,年产值达80余万元。这份传统民间工艺小吃成为了当地响亮的名片,也成为了本乡人的骄傲。

      为扩大碑庙米豆腐招牌的影响力、保护米豆腐传统加工的手工技艺,碑庙米豆腐于2022年11月成功申报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为米豆腐产业走的远、走的稳、走的更长久奠定了基石。非遗传承、政府支持、产业联动,一块小小的米豆腐,在大巴山人民的手里变得活色生香。

       每逢佳节来临,碑庙镇家家户户的老百姓就会加工制作独具当地特色的碑庙米豆腐,作为招待亲朋好友的必备佳肴。在镇党委、村委会带领下,这项非遗传承技艺,成为了村子产业振兴的首抓产业。如今,镇上已建设专业化米豆腐生产车间,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一碗米豆腐,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道路上的法宝。

            黄澄澄的米豆腐宴

      碑庙镇当地节日“孝善节”,摆出米豆腐宴,宴请当地70岁以上老人。

     对碑庙人来说米豆腐就像一块烙印,深深地刻在他们的基因里。百转千回间,他们用自己的坚守与初心,让米豆腐保留着最初的味道,而碑庙米豆腐,也在岁月的流淌中不断富足着他们的生活。

                餐桌上的米豆腐

       米豆腐的传统做法甚是讲究,以当地的中、晚籼型新米为原料,加以黄荆枝、柏树丫的草灰经水浸泡打磨成浆,打熟芡,文火加热煮沸熬制而成,制作技艺独特、生态,保持了大米营养成分不流失。食用时,放葱花、姜末、蒜泥、酱油、食醋,最后淋上香辣红油,口感香嫩润滑、酸碱中和、软硬适中、老少皆宜。

              刚出锅的米豆腐成品

      “米豆腐是我们碑庙镇的一个特色美食,每逢佳节,特别是春节,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会有米豆腐,也是馈赠亲朋的绝佳选择。我就想下一步扩大米豆腐的生产规模,让更多的人了解米豆腐、学习制作米豆腐,让这项传统技艺走得更远。”石正芳是碑庙米豆腐传统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已经有很多年制做米豆腐的经验,手艺十分精湛,她表示,作为传承人,要传承好碑庙米豆腐的传统制作技艺,使传统习俗及传统制作技艺焕发出更加蓬勃的活力。

              石正芳正在制作米豆腐

       “留住非遗、传递乡愁”既是责任,也是使命。近年来,通川区积极推进传承和发扬碑庙米豆腐的传统制作技艺工作,结合乡村振兴、农旅融合,让这项传统技艺实现多元化发展。2020年5月,碑庙米豆腐制作技艺成功入选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4月,成功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助力打响碑庙米豆腐产业品牌,“来一口碑庙米豆腐”成为唤起达州人家乡情怀的情感符号,也成为魅力通川走向全国的一张“特色名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蕴含着无数的民间智慧和匠心传承。近年来,通川区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以文化遗产讲好通川故事。截至目前,通川区共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项。接下来,通川区将进一步加大对非遗的宣传力度,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推进非遗创新性发展,展现非遗当代价值,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文章来源:凤凰山下【四川乡情文化】达州通川:品鉴舌尖上的省级“非遗” 美食——碑庙米豆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