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农联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农联新闻

达州市农联会文化振兴: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

作者:日期:2025-09-11点击:

       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物质堆砌,更需要深层的精神支撑。在乡村振兴的系统工程中,文化振兴如同跳动的心脏,既是维系乡村根脉的灵魂纽带,也是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的核心动力,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引擎”。

一、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是“魂” 与 “体” 的共生

  1、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根基”。

       乡村文化是乡村历史记忆、民俗风情与价值观念的载体,更是村民情感认同与身份归属的核心依托。无论是青砖黛瓦的古民居、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还是热闹的传统节庆、特色手工艺,这些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乡村独有的精神标识,既记录乡村历史变迁,又凝聚村民的情感与价值追求。等到文化振兴落地后,村民可在熟悉的文化场景中重拾归属感,于传承传统美德中涵养道德自觉,进而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唯有守住乡村文化的“根”与“魂”,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精神动力,让乡村在发展中保持独特魅力与活力,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最终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2、乡村振兴为文化振兴提供 “实践载体”

        文化与产业融合,能让传统乡村资源焕发新活力。一方面,乡村振兴为文化振兴提供鲜活实践载体,让抽象文化落地生根。乡村文旅、非遗手作、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可将 “文化符号” 转化为 “经济价值”,如云南扎染、景德镇陶瓷村,让传统文化从 “博物馆里的展品” 变为 “村民口袋里的收入”,反哺文化保护与传承;而梯田灌溉系统、林下经济等模式,承载着乡村 “天人合一” 的生态智慧,生态振兴的过程也是对这一文化理念的实践与传承。另一方面,文化 IP 能带动乡村旅游升级,依托古村落、特色民族文化、非遗技艺打造沉浸式文旅项目,游客在感受乡村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带动餐饮、住宿、手工艺品等相关产业发展。这种 “文化 产业” 模式,既守住了乡村文化本真,又为乡村经济发展打开新空间,实现 “守得住乡愁,挣得到票子” 的双赢。

3、文化振兴为乡村治理提供“柔性支撑”。

       发挥村规民约“立德”作用,融入乡村传统美德与道德规范,引导村民自觉遵守、规范行为,培育良好乡村道德风尚;挖掘弘扬乡贤文化“聚力”作用,邀请德高望重的乡贤参与矛盾调解、乡村规划及文化传承,凝聚治理合力、提升治理效能。同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文化活动,将政策宣传、技能培训与文化娱乐结合,让治理理念更易被村民接受。这种以文化为纽带的治理模式,减少治理对抗性、增强村民参与感,推动乡村治理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共治”,助力构建和谐乡村秩序。

4、文化与乡村振兴共同铸就“人的振兴”。

      “人的振兴” 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能够培养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创业精神,提高村民的生产技能和生活品质,让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同时,乡村振兴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让村民能够在乡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推动 “人的振兴”。

二、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路径

1、保护乡土文化,守住乡村的“根” 与 “魂”。

      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如古村落、古建筑、古遗址等,要加强修缮和保护,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等,要加大传承力度,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同时,还要注重挖掘和保护乡村的精神文化内核,如乡村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传统美德等,将其融入到乡村建设和村民生活中,让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涵得以传承和弘扬。

2、创新文化转化,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一方面,推动 “文化 产业” 融合发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开发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转化。比如,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手工艺品;将乡村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推进 “文化 生活” 融合,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村民的现代日常生活中。例如,在乡村举办传统节庆活动、民俗表演等,让村民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乡村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和传承乡村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3、培育文化人才,解决“谁来传承” 的问题。

      注重培养本土传承人,通过设立扶持资金、提供培训机会等方式,鼓励本土文化人才开展传承和创新工作;积极吸引返乡文化人才,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有文化、有技能、有情怀的人才回到乡村,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同时,还要培养村民文化骨干,通过开展文化培训、组织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组织能力,让村民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三、结语:文化振兴,促进农业发展

      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文化振兴绝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支撑。当文化振兴这一 “精神引擎” 全速运转,乡村不仅能借 “文化 产业” 实现物质富裕,更能依托文化传承与创新,让村民拥有精神丰盈。以文化振兴为笔,既能守住乡愁本真,又能激活发展动能,最终绘就物质富足、精神饱满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文章来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