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农联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策法规

什么是林下经济?

作者:日期:2025-08-21点击:


      提到森林,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参天大树、清新空气,还是源源不断的木材?如果您还停留在“靠山吃山就是砍树卖钱”的传统思维里,那您可能错失了一个巨大的宝藏——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简单来说,就是在不砍伐森林、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科学利用森林的林下空间、林中资源以及林内环境,所开展的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活动。它让森林从单纯的“木材仓库”,变成了一个可以“多层经营、多业共生”的立体聚宝盆。

一、林下经济:解锁森林的“立体财富密码”

      想象一片茂密的森林:高大的乔木是天然的“遮阳伞”,林下空间有散射的阳光、湿润的土壤、独特的小气候。林下经济就是在这个立体的空间里做文章,实现“树上长钱,树下生金”。

二、林下经济的主要“掘金”模式

  1. 林下种植:向林间沃土要效益

    • 种药材: 人参、三七、黄精、重楼、灵芝、天麻等名贵中药材,天生喜阴凉湿润,森林环境是它们的理想家园。林药间作,药材品质高,效益显著。

    • 种菌菇: 木耳、香菇、平菇、大球盖菇、竹荪等食用菌,在林下腐殖质丰富的环境里生长,不仅品质更佳(口感好、无污染),还省去了搭建大棚的成本。

    • 种山野菜/作物: 种植山芹菜、刺嫩芽、蕨菜等特色野菜,或适应性强的经济作物如魔芋、生姜、耐阴茶叶(如藤茶)、部分中草药(如薄荷、金银花)。

    • 种饲草/绿肥: 在林下种植优质的牧草(如黑麦草、苜蓿)或绿肥植物,为林下养殖提供饲料或改良土壤。

  2. 林下养殖:森林里的“生态牧场”

    • 养禽类: 林下养鸡(土鸡、乌鸡)、鸭、鹅等家禽。森林为家禽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天然昆虫和草籽饲料,家禽的粪便又为林木提供了有机肥,产出的禽肉和蛋品质高、风味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 养畜类: 在郁闭度较低、林下草本植物丰富的林地,可以适度放养或圈养羊、兔、蜜蜂(林下养蜂是重要的蜜源产业),甚至梅花鹿、林麝等特种经济动物。

    • 养昆虫: 利用林下环境养殖蜜蜂(采集森林蜜源)、柞蚕(利用柞树林)、土元、蚯蚓等药用或饲料用昆虫。

  3. 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 野生采集: 在严格保护、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采集林下山野菜、野生菌菇、坚果(如松子、榛子)、浆果(如蓝莓、树莓)、药材(如野生天麻、灵芝)、天然香料、编织用藤条等。这是最传统也是非常重要的林下经济形式。

    • 就地加工: 对采集或种植的林下产品进行清洗、分拣、烘干、腌制、提炼等初级或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如制作干野菜、菌菇干货、药材饮片、蜂蜜制品、果汁果酱)。

  4. 森林景观利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生态旅游与康养: 依托优美的森林景观、清新的空气、丰富的负氧离子、宁静的环境,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人家、研学旅行、自然教育、露营、徒步、观鸟等第三产业。这是林下经济中极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部分。

三、林下经济:一举多得的“绿色宝藏”

  1. 经济效益显著: 为林农、林场职工、合作社等开辟了多元化的增收渠道,显著提高林地综合产出率和经济效益。许多林下产品(如高品质药材、生态禽蛋、森林食品、旅游服务)市场需求旺盛,价格可观。

  2. 生态保护优先: 这是林下经济的核心原则和最大优势。 它要求经营活动必须服从于森林生态保护,不破坏林木生长,不污染环境。合理的林下种养,如养鸡除虫、种植绿肥固氮,反而有助于维护森林健康、改良土壤、控制病虫害,形成良性循环。它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3. 资源高效利用: 充分利用了森林中过去被忽视的林下空间资源(光照、土地、湿度)、生物资源(林下植物、昆虫)和环境资源(景观、空气),变“闲置资源”为“有效资产”,实现空间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4. 促进产业融合: 林下经济天然地连接了第一产业(种养采集)、第二产业(加工)和第三产业(旅游康养),有效延长了林业产业链条,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增强了林业产业的韧性和活力。

  5. 助力乡村振兴: 为广大山区、林区的农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机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四、林下经济的成功实践

  • 福建三明: 依托广袤的杉木林、毛竹林,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三叶青、铁皮石斛、灵芝、竹荪等名贵药材和食用菌,产值巨大,成为当地林农致富的“金钥匙”。

  • 黑龙江伊春: 利用广袤的红松林等资源,发展林下种植人参、刺五加、蓝莓,养殖森林猪、森林鸡、蜜蜂,结合森林旅游,打造“林下经济+旅游”的复合模式,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典范。

  • 云南楚雄: 利用松林资源,发展以松露(块菌)为主的林下野生菌保育促繁及采集产业,并延伸至高端餐饮、精深加工(松露油、松露酱),成为享誉国际的“中国松露之乡”。

  • 浙江安吉: 在毛竹林下套种珍贵树种、中药材(如黄精),发展竹林鸡养殖,结合竹海生态旅游,实现“一根翠竹撑起富民大产业”的多元发展。

五、挑战与未来:让“林下金矿”持续发光

林下经济潜力巨大,但也面临挑战:

  • 技术支撑: 需要更成熟的林下种养技术(如品种选育、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的承载量评估和可持续经营模式。

  • 市场与品牌: 需要建立畅通的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优质林下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附加值。

  • 生态平衡: 必须时刻警惕过度开发、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确保经营活动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

  • 政策与服务: 需要更完善的土地、金融、保险等配套政策支持,以及科技推广、信息服务的加强。

未来,林下经济的发展方向必然是:

  • 生态化: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

  • 高效化: 发展智慧林业,应用现代科技提升生产效率和精准管理水平。

  • 规模化与标准化: 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建立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追溯体系。

  • 品牌化与产业化: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企业品牌,推动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 融合化: 深化与旅游、康养、文化、电商等产业的融合,拓展业态。

结语

林下经济,是森林赠予我们的一份充满智慧的礼物。它打破了我们对森林价值的传统认知,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巧妙地点绿成金,创造出源源不断的生态财富和民生福祉。发展林下经济,不是简单地索取,而是与森林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的智慧之道。在国家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林下经济这片充满希望的“绿色蓝海”,正等待着更多有识之士去探索、去耕耘、去收获。让我们共同呵护好、发展好这片林下宝藏,让森林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新时代交相辉映,谱写“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新篇章!

 

 



文章来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