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中小微企业商会迎来省委统战部调研,探索“资源换服务”新模式!
2025年10月21日上午,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达州市中小微企业商会迎来了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景临,省委统战部经济处处长孔雪峰一行8人专程来达考察调研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达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工商联主席刘政,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书记李祝荣,达州市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市社会组织第三综合党委书记张伟,中共通川区委常委,通川区委统战部部长、通川区总工会主席陈升涛,达州市中小微企业商会执行会长李涛,通川区西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清平、街道办事处主任车国勇等领导陪同调研。
资源换服务,构建商社协同新生态
上午,景临领导一行参观了达州市中小微企业商会红旗路社区孵化服务中心。李涛会长向领导汇报了创新“资源换服务”合作模式,构建商社协同发展新生态的背景与挑战。在当今社会,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受限的困境,而社区服务供给也存在着不足的问题。达州市中小微企业商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痛点,主动与达州市通川区西城街道红旗路社区居委会携手,共同探索以“公益有偿+抵偿”“资源换服务”为核心的商会社区合作模式,旨在破解双重难题,构建商居共生、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创新合作机制,打造资源服务枢纽站
商会突破传统,探索合作新模式,经过多次会议洽谈协商,与红旗路社区居委会签订合作使用阵地协议。社区提供约 1000 平方米闲置阵地供商会无偿使用,商会则通过承办大型惠民公益活动、开展结对帮困慰问、给予文化活动支持等方式代为支付阵地管理费用。这一创新模式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还丰富了商会资源,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

投入建设,打造多功能孵化服务中心
商会投入 120 余万元,打造“达州市中小微企业商会红旗路社区孵化服务中心”,涵盖银辉食堂、养老服务中心、商会及部分会员企业办公场地等 11 个功能区。该中心为开展培训、助力企业成长提供了完善的场地设施,成为商会与社区合作的重要载体。
建立机制,实现精准对接
商会与社区共同出台《社商共建指引》,明确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三单管理”流程。通过文艺、惠民、慰问等活动,让商户与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将抽象的“居民需求”转化为具体的“合作项目”,实现了资源与需求的精准对接。

推动合作帮扶,实现共同发展
根据会员企业综合能力,商会开展“帮扶带”对口援建工作。例如,成都市厚德智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电商直播,带动渠县三汇特醋销售额增长数百万元,实现了企业与社区的共同发展。商会帮助 20 余家会员企业找到稳定客户群,10 余家企业实现增收。联帮安管公司已实现 200 余户家庭联网,参与建设孵化服务中心的 6 家会员企业共获利数百万元。经过商会的培育,益康家庭护理、帮安管等企业已实现个体工商户向中型企业的转变。

成立“五老活动中心”,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商会成立“五老活动中心”,组建“五老服务队”,充分发挥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领导、老模范的作用,带领居民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规范健身活动等,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用于开展休闲娱乐、文化健身活动等,促进了社区的文化交流与和谐发展。商会承办中秋主题活动、重阳敬老及五一、五四纪念等各类活动百余次,开展各项帮扶慰问活动。
民族团结共享空间,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进入民族团结共享空间的“一老一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党委书记梁远君介绍了通川区西城街道红旗路社区为进一步增强对辖区内民营企业服务,更好把民营经济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来,共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共驻共建共享,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引导民营经济人士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法治观、事业观、财富观,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倡导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坚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做到富而有德、富而有爱、富而有责,努力开创小微企业在基层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调研肯定与期望,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
调研完商会服务中心及企业后,调研组领导给予肯定和表扬,希望商会用好资源换服务的协同发展新生态模式,为企业增收,为社区居民服务,为政府招商,多找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创造价值。此次调研聚焦商会党建引领和民营经济服务,景临副部长在活动中反复强调要落实“两送一防”(送政策、送服务、防风险)机制,助力中小微企业提升竞争力。



文章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