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农联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播报

宣汉县上峡镇水果玉米助农走上“甜蜜”致富路!


       宣汉县上峡镇为推进玉米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坚持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紧盯“发展产业致富防返贫”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因地制宜,因村(社区)施策,大力发展水果玉米,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上峡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种植水果玉米,让老百姓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增收致富。上峡镇在麒麟、柏树坪、徐坪村3个村共发展水果玉米500亩,实现了水果玉米喜获丰收,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丰富了群众“菜篮子”,成为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支柱产业,富裕了一方农民,振兴了一方经济。

    回眸过去,总结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凝聚活力。

       上峡镇成立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张力、镇长陈斌任双组长,分管农业副书记冉哲旭、上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静任副组长,上峡镇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全体技术骨干、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为成员。驻村干部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全体技术干部落实了对口包村(社区)责任制,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努力营造了党政主要领导统筹抓、分管领导全力抓、驻村干部牵头抓、技术干部督战抓、村组干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


        二、产业定位,优化布局。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3个突出。

     一是突出区域化,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差异化营销思路,制定了“一个区域、一个播期”的栽培技术措施。

      二是突出规模化,采取争取政策支持,引进龙头企业,注入工商资本,集中适度规模发展了3个村水果玉米,面积500亩,培育产业大户10户。

      三是突出精品化,鼓励和引导农户围绕市场、效益、订单,狠抓水果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落地落实,提高了农业特色产业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创新模式,加速落地。

       积极借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先进典型,创新发展“村集体经济引领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政策支持帮扶型”三种新业态模式,充分发挥了“产业园区 龙头企业 种植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了“建成一个园区、入户一个企业、带动一片群众致富”的聚集效应,实现了精准栽培技术、精准服务手段、先进管理模式,系统推进水果玉米产业落地见效,实现了一村一示范,一村一亮点。

          四、订单农业,产销两旺。

       为使水果玉米种植逐步实现产业化,上峡镇坚持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发展之路,完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体系。


     上峡镇党委、政府积极引进工商资本龙头企业“达州市深农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产业村(社区)签订了保底收购订单产销合同,按照“公司 基地 农户”和“公司 集体经济组织 农户”的发展模式进行运作。成功招引龙头企业“深农集团”,按照订单农业模式推进,公司按照鲜食水果玉米每公斤2元统一收购,截至目前,上峡镇共生产鲜食水果玉米510吨,总产值收入10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2万元,纯利润收入25万元,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00余人,实现了“公司 基地 农户”合作共赢。“水果玉米香甜可口,种植周期短、销路好”。上峡镇柏树坪村支部书记(主任)王斌如是说。

 

     五、优化技术,服务到位。

     一是有效解决水果玉米品种的适应性和区域布局的可靠性。

      二是通过实施起垄盖膜栽培,有效解决平地栽培生长期遇暴雨袭击导致土壤墒情失调,土壤板结和提高出苗率。

      三是通过示范对照,灵活掌握最佳播期的选择。

      四是有效解决水果玉米生长期病虫害难防治等技术问题。

      五是采取增施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肥料解决生产中缺素问题。针对优化关键技术,上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狠抓专业技能培训,提升老百姓种植水果玉米技术水平,助力群众“长本领”、“富口袋”。

           六、效益可观,前景广阔。

    (一)市场需求分析目前,全国水果玉米市场呈现以下消费状态和竞争格局:消费者对鲜食水果玉米品种及口感认可度非常高;鲜食水果玉米产品批发市场呈季节性错峰消费;多数消费者对自己吃过的鲜食水果玉米品种记忆度高,水果玉米产品生产环节与批发市场存在着品类竞争状态;鲜食水果玉米产品适期采收与供求关系整体营销要求很高,市场竞争激烈;鲜食水果玉米产品有着广泛的消费需求和增长态势的消费群体,市场批量错峰产销容量巨大。因此水果玉米市场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对水果玉米的品牌要求,大家基本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谁都有机会通过专业的品牌策划、市场策划、生产策划和销售策划,从众多的水果玉米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区域或全国水果玉米市场的领跑者,都具备在较短时期内做强品牌和做大产品销量的发展空间。

       由于鲜食水果玉米营养丰富价值,植物糖分含量高,口感更甜,且带有独特的水果香味,更符合现代人健康的需求。水果玉米本身具有天然的“绿色”特征,已经逐渐被消费者所认识和接受,消费群众体会越来越大。

        (二)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田间测产表明,水果玉米平均亩产量1000公斤以上,市场平均收购价格2元/公斤以上,亩产值2000元,除去生产成本(含种子、肥料、地流转费、劳务费)1500元/亩,亩纯收入500元。2024年上峡镇规模种植优质水果玉米500亩,平均亩产实现了1000公斤以上,总产量510吨,总产值实现了10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2万元,纯利润收入25万元,产业村实现人均纯收入增收500元的预期目标。

      2、技术效益:水果玉米“广良甜27号” 的示范推广和经验总结,将形成一套适合上峡镇水果玉米生产成熟的技术路线。

    (三)风险性分析水果玉米项目实施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播种期的选择与生长期遭遇干旱和汛期暴雨的风险,应当优先选择春季播种的有利时机;

     二是推广起垄盖膜(银灰膜)栽培技术,确保播种期播种质量及生长期土壤墒情达标;

     三是在规划布局上优先选择有产业道的区域发展水果玉米,节省劳务费用;

      四是气象因子的不可抗力因素,水果玉米抽穗扬花期遇高温、阴雨连绵、大风冰雹等气象因素。五是在规划布局上优先考虑生产隔离区,30-50米,保证引进推广的品种的纯正品质。

      综上所述,水果玉米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形成了“一乡一品”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盘点一年来,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无论是在如何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步伐方面,还是在促进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都注入了新的活力,给我们农业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机遇,也共同见证并经历了一年的发展进程,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总之,成绩的取得,感谢党委政府营造了一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良好氛围的凝聚力,感谢农业板块的集体智慧和战斗力,同时更应感谢镇村两级干部在第一线的艰辛和汗水。水果玉米产业发展通过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完善总结出了一套优质水果玉米“广良甜27号”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及技术路线,表现为丰产、稳产、优质、风味口感佳、身价高、市场前景广阔,不仅丰富了市场农产品种类,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致富一方“一镇一业”支柱产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杨长彬 伍福国)





文章来源:【乡村振兴】宣汉县上峡镇水果玉米助农走上“甜蜜”致富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