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暨普光镇第六届巴山红杏采摘节“启动仪式”盛大活动

乡村振兴绘新篇,“杏”福相约启新程
——普光镇杏树村第六届“巴山红杏”
采摘节5月17日盛大开幕!
初夏时节,巴山叠翠,红杏飘香。
在这万物竞秀的美好季节,宣汉县普光镇杏树村第六届“巴山红杏”采摘节5月17日上午9点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采摘节以“杏红巴山感党恩·和美杏树谱新篇”为主题,通过农旅融合、红色文化赋能,展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邀八方游客共赴一场“甜蜜之约”。
宣汉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暨普光镇第六届巴山红杏采摘节“启动仪式”盛大活动
音乐暖场、参会人员入场就坐
启动仪式主持人:周佼佼、杨麒
主持人开场白
普光镇党委书记陈大双同志致欢迎辞
普光镇党委书记陈大双同志致欢迎辞
作红色文旅推介
中共宣汉县委原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张宗昭同志宣布第六届采摘节开幕
文艺表演(县文化馆表演队伍)
歌伴舞《山路不只十八湾》
川剧表演变脸 吐火
舞蹈《花满女儿心》
诗歌朗诵(县朗诵艺术协会)
《工业腹地、 和美普光》
文艺表演(县文化馆表演队伍)
表演唱《—把青铜锁》
书法展示(县书法家协会)
趣味活动(有奖竞答)
合影留念、活动结束
活动亮点纷呈,打造沉浸式体验
“杏”福采摘,共享丰收喜悦
普光镇杏树村1200余亩红杏园已进入盛果期,金太阳、凯特、海棠红等品种的杏子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游客可参与亲子采摘、趣味寻宝等活动,感受田园乐趣 。现场还将设置助农展销区,推广杏脯、杏酒、杏罐头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价值 。
红色文化赋能,传承革命精神
杏树村依托红军战壕、临时医院遗址等红色资源,策划“重走红军路”定向赛、红色知识竞猜等活动,并组织游客参观红军井、红九军司令部旧址等红色地标。村内红色讲解员将讲述《一只珍贵的手镯 》《杏树枝桠做营房 》等革命故事,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 。
▲杏树坪红军广场和彩绘
▲红军临时医院旧址
多元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活力
活动期间将举办“杏好有您”亲子游园、“红杏定情”徒步行、乡村文化展演等特色项目,并融入非遗展示、民俗体验,展现杏树村“农旅 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风貌 。此外,网红打卡、直播带货等新形式将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助力农产品“出圈” 。
巴山红杏品名由来:
杏树村地处大巴山南麓,因大磨坪处原有一棵千年古杏树而得名,土巴寨有红军当年的战壕,刘家湾曾设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政治部,生家榜尚有当年的红军临时医院遗址,为传承和弘扬“不胜不休”的红色基因,加之盛产杏子,故名“巴山红杏”。“巴山红杏”是杏树村的独特特产,是杏树村助推精准脱贫,巩固脱贫成效的后续保障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抓手。为弘扬传统文化,保护“地理标识性”农产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关心下,目前,杏树村发展巴山红杏1000亩,已是远近闻名的“花果之乡,杏福之地”。奋力在 3年内整村全覆盖,建成川东北最大的杏花观赏、红杏采摘产业基地。
红杏产业兴村,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杏树村曾是贫困村,近年来通过“村集体 农户 合作社”模式发展红杏产业,实现华丽蝶变。目前,全村红杏年产量超2万斤,户均增收近2万元,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 。国网宣汉县供电公司等帮扶单位通过技术培训、冻库建设、电商助销等举措,破解保鲜难题,提升产品附加值 。
同时,杏树村以红色基因铸魂,打造“党史 文旅产”融合样板,通过红色研学、节庆活动带动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 。如今的杏树村,房前屋后整洁宜居,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美丽乡村” 。
未来展望:续写“杏”福新篇章
杏树村将继续深挖红色资源,规划红色旅游线路,推动杏树村从“产业旺”向“全域美”升级 。第六届采摘节的举办,将进一步擦亮“巴山红杏”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助力宣汉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
这个五月,
让我们相约杏树村,
采红杏、忆初心、感党恩,
共赏乡村振兴的“杏”福画卷!
今天是宣汉县第六届巴山红杏采摘节盛大开园仪式。采摘节从今日开始到26日止前往均可,导航普光镇杏树村即可。也是川东北最大的成片红杏生态林。
杏面且甜,目前正是成熟期,村里有多家农家乐,以及土鸡,鸭,鹅及蛋等生态农副产品。欢迎大家自驾游,采摘,旅游。
下一篇:返回列表